常熟红木最大的特点和优势在于比较完整地保留了传统红木的制作流程和以纯手工为主的制作工艺,是“苏作”典范。但同时,红木产业发展也面临诸多问题:生产创新能力差,高端人才缺乏,生产的组织化、标准化程度低。而一线生产性技术工人更是青黄不接,红木雕刻技艺面临失传。发挥既有优势,打好“苏作”红木产业常熟品牌,有待各方努力。
校企合作培养人才
常熟高新园中专的省级红木产业实训基地将开建,基地包括常熟大师工作室、工艺作品展示室、木作设计室、木作制造车间等,红木雕刻实训的设施设备更加完备,与本地业内领军人物的接触也将更加深入。
“我们希望这样的实践能为破解红木家具企业‘人才荒’难题做出有益尝试。”该校党委书记、常务副校长周万民说,红木产业技艺面临失传,关键是人才培养出现断层,加强红木雕刻实训基地建设,就是一种大胆尝试。
常熟高新园中专开办红木专业2年,采用订单式培养人才方式招录了60多名学生,改变传统的师傅带徒弟“一对一”低效率的培育方式,还聘请本市红木雕刻领域领军人才徐瑞生、顾连元、盛祖保等来讲课,最末一个学年则到相关红木企业定岗实习。这种产教结合、工学交替的培养模式卓有成效,60多名受过系统教育的学生已与当地红木企业达成用工意向。
行业兴衰关键在于人才的支撑。事实上,针对常熟红木家具整个行业研发人员设计能力有限、缺少高水平技术骨干、技艺人才社会地位不高、年轻人不愿涉足等现状,不仅需要学校和企业的合作,更需要政府出台相关政策和鼓励措施,花大力气培育一批红木雕刻、设计方面的名家和富有艺术创造力的新型工匠,引导本地青年学习和传承红木家具制作工艺,逐步建立起年龄结构合理、技艺精湛、综合素质较高的人才队伍,还要加大对发掘、研究、继承传统技艺作出突出贡献的单位和个人的奖励力度,提高职业荣誉感。
抱团发展打响品牌
不少业内人士表示,常熟红木产业要突破瓶颈,绕不开抱团“取暖”,走精品化、品牌化发展道路。
目前,全市红木企业达300多家,已成为我国古典“苏作”红木家具的主产地。但规模以上骨干企业屈指可数,省级红木名牌更是凤毛麟角。品牌的数量不够、等级不高、带动不显制约了产业纵深发展。品牌就是实力,红木产业只有抱团“取暖”,才能发展壮大,掌握行业话语权。打响“苏作”红木的常熟牌,政府要加大政策扶持力度,推动骨干企业发展,培育全国著名品牌。
此外,常熟可借鉴东阳、仙游等地经验,将“常熟苏作红木家具”作为区域品牌申报商标,合力打造常熟“苏作红木传承地”这块金字招牌。不少专业人士希望政府规划筹建集原材料采购、研发共有、装备共用、成品销售、品牌展示、工艺交流、购物旅游等为一体的全市性专业化红木家具大市场,全方位展示常熟红木精品和文化亮点,提高常熟红木企业的整体竞争力。碧溪红木商会会长张正基建议,筹建红木一条街,内设质量鉴定中心、品牌展示区、苏作工艺体验馆、苏作家具博物馆等,从而形成规模大、功能全、定位高的苏作红木产业综合体。
政府搭台拓宽销路
红木产品的销售也需要政府搭建平台,让企业唱戏。据了解,长期以来常熟红木家具企业的终端销售市场仅局限在上海、常熟等几个地方。且由于市场定位单一化、产品定位不够合理,常熟红木家具在上海市场的份额不断缩水。“要想活得好,做精做强走向全国是唯一出路。”张正基说。
不仅如此,张正基还希望政府支持和帮助市红木家具协会加强自身建设,强化协会的组织、引导、服务功能,有效引导全市红木企业交流市场信息。还可牵头在全国举办“常熟精品家具联展”,对联合办展给予专项补贴,通过办展建立企业间的协作机制、利益分配机制等。
“传统红木家具的生产是海虞镇一个富民产业,这是传统文化产业,因此需要政府的大力支持和关心。”海虞红木商会会长赵建国希望,政府继续加大对红木产业的扶持力度。他认为可以利用现有政府网络及媒体平台大力宣传本地区的苏作红木家具特色,出台相应激励举措鼓励企业拓展市场互动交流,参加具有影响力的国内外展览会,从而提高苏作区域品牌在国内外的知名度。(常熟日报陈燕)